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杭州三潭印月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杭州三潭印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三潭印月,又名“小瀛洲”,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西南水域,以江南水上园林及赏月著称。关于“三潭印月”的由来,有以下几种说法:
1. 苏轼始建三塔:北宋元祐五年(1090年),苏轼疏浚西湖时,为防湖泥淤积,在湖中立了三座石塔作为标记,三潭印月由此而生。
2. 三塔镇妖: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,故建浮屠以镇之;或谓三塔为古人镇湖妖之遗物。
3. 三潭印月景观:明月之夜,在洞口糊上薄纸,塔中点燃灯光,五个洞形印入湖面,会呈现出许多月亮,真月***月难以分辨,夜景十分迷人,故得名“三潭印月”。
4. 蓬莱三岛:三潭印月岛与湖心亭、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“湖中三岛”,犹如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,故又称“小瀛洲”。
这些传说和故事为三潭印月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,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如今,三潭印月已成为杭州西湖的标志性景点之一,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。
三潭印月(圆明园景观)与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同名,是圆明园仿建的西湖十景之一。此景建于乾隆初年,在方壶胜境西河池水让仿照西湖竖立三座砖塔,砖塔高约2.4米。在三塔西为青石叠成的二仙洞,洞口上有活水滴落形成两个小水帘洞,在三塔东建有跨河敞榭,敞榭挂乾隆御书“三潭印月”黑漆金字匾,傍晚皇帝可在敞榭内欣赏三潭印月的景观。在敞榭东建有单孔石拱桥,乾隆赐名“涌金桥”。
当年苏轼清理西湖的淤泥时,这里挖掘最深,为了标志水域界限和标示湖中淤泥淤积情况,在此修理石塔。每逢中秋佳节,皓月当空,人们在中空的塔内点上蜡烛,烛光外透,这时塔影,云影,月影融成一片,烛光,月光,湖光交相辉映的绮丽景色。如果有民户在水面随意种植,官府也很难及时监督管理。不过这也难不倒苏轼。为了保持西湖大部分水域的开阔清澈,苏轼在西湖的中心位置建造了三座小石塔,石塔之间相望为界,围成一个水域,严禁民户在这个水域内种植。小石塔后来逐渐演变为最著名的西湖美景“三潭印月”。
关于三潭印月的由来有三种说法:
一种是《西湖志》所说:“月光映潭,分塔为三,故有三潭印月之目。”
另一种是画家所绘,画3个小石塔,各悬一月影于中,基本上跟上说相同。
再一种认为因每塔有5个小圆孔,若在每个小孔中点上灯烛,洞口蒙一层薄纸,共得15个月亮,湖中倒影15个,再加上天空一轮皓月和倒映在湖面的一轮圆月,可看到32个月亮,若是加上心中之月,总共是33个月亮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杭州三潭印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杭州三潭印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qshares.com/post/10155.html